“保障首都用電的主力軍之一,國家'西部大開發'和'西電東送'的重點工程項目,擁有清晨郁藍天空中的白色條云,晌午間的微暖日光,黃昏時分的淡紫落霞,以及無云黑夜里的耀眼星月......"這就是大唐華北院ICS項目組成員眼中的托克托電廠。
相同的白天
目前,國內ICS技術剛剛興起,華北院科研人員抓住機遇,通過將集團公司在智能控制與優化運行領域的先進經驗與最新成果以智能算法形式固化封裝,實現研究成果數字化,形成多個智能控制產品和統一智能控制產品體系,嵌入各類 DCS,形成了具有大唐特色的智能化自主可控ICS產品,實現自動化向智能化的轉變。
恰逢華北院承攬的托電2號機需要進行DCS改造,雙方達成合作意愿,ICS產品的首次應用正式拉開序幕。11月初,華北院ICS項目技術負責人張文景帶領熱控專業人員,由福州前往呼和浩特,一同完成項目的開發測試。
項目組成員多為90后,而80后的張文景作為負責人,日常作風更像是一個有親和力的大哥哥。正因為如此,成員們都會親切地喊他“文景哥”。項目組第一次全員出差時,張文景在動身前認真查詢托電的入廠政策、細致統計項目組人員的出發地、積極與廠里領導協調溝通,只為保證大家平安順利地進入廠區、帶領成員團結一心攻堅克難。
立冬后的托克托,是寒冷的。項目組成員每天8點起床集合,吃過早飯后就要準備徒步向廠區行進。張文景總是會第一個到達,早早的候著大家。三四級的冷風中裹挾著黑色的粉塵,托電前的大路上總會有深紅色的大型貨車疾馳而過。張文景總是站在最前方,幫大家確認路況;在大家過馬路時,他卻又悄悄地走到了最后,確認全員安全快速地通過、順利進入廠區。
飛逝的時間
“時間!時間真的很緊張”,張文景反復強調這句話。
從8月18日項目啟動會召開以來,看似充裕的時間,卻被假期分割、被疫情拉扯。軟件開發初期正值國慶和中秋雙節假期,公休的原因,廠區很少開放;同時,張文景也不愿讓項目組成員在效率無法很高的情況下,白白浪費寶貴的假期。之后,南京的疫情也讓他猝不及防。假期后的那段時間,他時刻關心著疫情政策,每天匯報各模塊之間的項目進展、部署著明天的工作計劃。
除了假期和疫情,組織協調各個模塊之間的工作也是消耗時間的巨獸。之前,多種高級應用算法均是在基于Windows系統的情況下采用不同種類的編程語言進行開發的。然而,現在各種高級應用算法模塊均要集成到“大唐ICS”軟件中運行。為了減少工作量、保護各個專業的自主知識產權,張文景一直在各方協調,以盡量保持編程語言不變的前提下,讓各個專業開發出各自維護、相對獨立、互不影響的功能模塊。最終,在他的帶領下,經過項目組成員的不懈努力,跨多種DCS平臺的復用功能模塊如期完成了開發。
時間就像一匹永不駐足的白馬,牽著項目組中的每個人,不停地向前追趕?!艾F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所剩的時間太短了,所以我們可以做的只有不斷加速,與時間賽跑?!痹趶埼木吧砩?,成員們看到了他作為一名大唐科研人所具有的堅毅以及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
不同的黑夜
設備開發的過程從來不是一帆風順,問題與狀況也總是突如其來。
在開發過程中總是會出現大大小小的問題,例如:常規的DCS并沒有開發過針對第三方軟件平臺(如:“大唐ICS”)的一體化集成接口,所以項目組成員必需按照“大唐ICS”的設計、需求、方案,針對相應數據庫、畫面、邏輯以及通訊接口進行由0到1的開發。然而,ICS和DCS作為兩套不同架構、不同編程語言開發的系統,不僅要實現一體化集成,同時ICS也不能影響DCS的常規功能和安全運行。
面對開發過程中的種種困難,張文景總是與項目組人員一同奮戰到深夜十一二點,只為在起機之前克服困難、完成任務。在大家眼中,張文景是一個認真又和藹的人。每每夜已深,他總是勸工作組中的其他成員早些回去休息,而自己卻從來都是最后一個離開。
農歷十月十五那天晚上,他輕聲和成員們聊著:“每天晚上回去時的風景都不一樣,就像我們每天工作所收獲的都有所不同。月亮一點點由缺到盈,而我們也在項目中一點點成長?!?/span>
隨著托電2號機組成功并網,ICS項目的工作也逐漸接近尾聲。但是技術團隊不會停止腳步,他們將繼續潛精研思、開拓進取,積極探索系統集成創新,將重點科研成果在ICS系統平臺上轉化應用,真正實現關鍵技術的自主可控,為集團公司“二次創業”新征程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